史上第一风水青囊经通解:天

2023-11-20

来源:史上第一风水青囊经通解

作者:魏义光,通解中国史上第一风水大师黄石公《青囊经》,著《风水第一书》六卷。2009年三次勘察的下邳故城遗址,国务院(国发〔2019〕22号)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魏义光1984年7月军事院校毕业,为浙江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、世界500强华为、香港风水大师等教授易经风水1200余场次。

《青囊经》第一句“天尊地卑”源自《易经》,在解释《天尊地卑》前,我们要先说说天。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,仰而视之,天苍苍然,俯而视之,地茫茫然。每天昼夜更替,每年寒暑变迁。

日月星辰,东升而西落;星宿月亮,昼隐而夜明。月亮时圆时缺,五星时顺时逆。日中黑子,忽然而现;月中黑影,悠然长存。恒星布列,井然有序;银河伸延,终始不移。日月间或顿失其光芒,彗孛不时光耀于天际。流星攸然划破夜空,陨石偶或坠落至地。潮汐涨落若有信,客星隐见似无期。……对这一系列自然现象,自古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并试图探究其中奥秘。

“天”字,真是“我的天哪”!读古书,碰到这个字,如果要仔细研究,也不是那么容易,同时一“天”,看它用在哪里,又是哪一“天”的意义。

黄石公的《青囊经》只有405个字,但用了11个“天”字,要读懂《青囊经》,先要把“天”搞清楚。不理解“天”就读不懂风水的第一经,你也就与风水“天书”无缘了。黄石公的风水哲学思想中的“天”,是从中国上古传统文化的天道观念而来,其“天”含义是儒道不分家的。不过,古人著作,限于时代思维的习惯,条理的分类,定义的规定,并不严格。

《周易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君子应该像“天”一样运行不息,刚强劲健,“天”是刚健的象征。

《尔雅·释天》:“穹、苍苍,天也。” “天”没有任何形状,是无形的,是一切自然力量的集合和主宰。

《说文》:“天,颠也,至高无上,从一从大。” “天”字也是指至高无上。如我们常说的“老天”、“上天”、“天帝”,都是这个概念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天,颠也。……颠者,人之顶也。以为凡高之称。”“颠也”,颠即指头顶。人的头上有片天,“天”字的下面是一个“大”字,就是一个站立的人。上边的一横是指头顶。所以就是头上有片天之意。

正是由于“天”字中含有头顶的含义,因此古代很多跟头有关的用词都会有个天字。在中医里,头痛病也叫做疾天症,也是用了天有头顶的含义。

《说苑·建本》载:“齐桓公问管仲曰:‘王者何贵?’曰:‘贵天。’桓公仰而视天。管仲曰:‘所谓天者,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。君人者,以百姓为天……”,“天”便是一个抽象的最高规范。这里表达的是对“百姓”这种最高规范的“尊崇和虔敬”,而不是对上帝。

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天者,自然也。”。《论衡·谈天》:“天,气也。” “天”的本质观念是指自然而言。

《春秋繁露·顺命》说:“天者,万物之祖”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说:“夫天者,人之始也”。“天”是人类万物的本原。

《列子·仲尼》说:“乐天知命”。 自然与人合而为一,融为一体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称之为“天地合一”,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。

唐时杨倞注《荀子》:“天无实形,地之上空虚者,尽皆天也。”;东晋学者张湛在《列子注》里说:“自地而上则皆天矣,故俯仰喘息,未始离天也。”天与地的一个对应方位,暗合阴阳学说。

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说:“夫稼,为之者人也,生之者地也,养之者天也。”庄稼,种它的是人,生它的是地,养它的是天。自古以来,中国都是以农为本,“靠天吃饭”。

《大学·中庸》里曾说: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” 天与人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?“天”字的造字就是由“大”和“一”组成,“大”字就是人的正面像,是指人的身体。

齐家也好、治国也好、平天下也好,做一切事都是从修身开始,修身是一切的根本。从这句话里,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线索:由“天”延伸到“修身”,而修身既包括个人修养,也包括对养生之道的感悟,最终就是人对生命的感悟。

《尔雅》与《说文》等书注释的“天”字义,是具有权威价值的参考,但是在时代思想的意义来讲,也有未必足以尽信之处。但如许慎的《说文》,已是汉代人的思想,较为可信。对于“天”字,大约归纳起来,便有五类观念:

一是指天文学上天体之天,也可以说,包括了无量无边的太空。外国叫航行太空,我们叫航天,并没有两样,各自文化不同,用字不同而已。这是科学的天。

二是宗教性的天,这是表示在地球人类之上,另外有个仿佛依稀,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主宰,叫它为“天”。在我们上古以来的传统习惯上,有时和“帝”字、“皇”字是同一意义。不过,“帝”或“皇”是把那个莫名其妙的东西,加上些人格化的意思而已。如果用“天”字,就抽象得多,在意识上,便有“天人之际”,自有一个主宰存在的意思。

三是形而上哲学的天,它既不代表陈列日月星辰的天体,统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,又不是宗教性的唯心之天。它既非心和物,又是心和物与一切万象的根源。它犹如萧梁时代,傅善惠大师所说的一首诗“有物先天地,无形本寂寞,能为万象主,不逐四时凋”的天。简言之,它是哲学所谓的“本体”之天。

四是心理情绪上的天。它如一般人习惯性所默认的“命”和“运”关联的天。所谓“天理良心”,这是心里道德行为上所倚仗的精神的天,又如说:“穷极则呼天,痛极则呼母”,是纯粹唯心的天。

五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,作为时间和空间连锁代号的天,例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昨天、今天、明天,以及西天、东天等等。

总之,读秦、汉以前的书,每逢“天”字,必须要贯穿上下文,甚之,要全盘了解全篇,才能沟通它用在何处,究竟是代表了什么意义?我们为了研究风水圣典《青囊经》,又是“过了一天又一天”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