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上第一风水大师风水魏义光解读

世界5A风水大师 18868718185

易经像时装 魏义光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谈易经

2022-11-11

来源:世界5A风水大师独尊魏义光风水

原创知识产权保护 禁止转载

魏义光,军事学院毕业,1985年三次勘察的下邳故城遗址,国务院2019年核定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北京大学研究员,世界5A风水大师导师,著《风水第一书》,通解中国真正的风水大师始祖、风水第一人、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高参张良的老师黄石公风水学。研究风水40年,厘定了数千年的风水科学、风水文化、风水迷信,揭开了风水大师天壤之别的根源。为尊崇风水真经的惠普等2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解读易经风水1200余场次。

2021年9月25日,魏义光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谈易经时说:易经像时装,时代不同,流行的象数理也不同。

世界5A风水大师李兆奇:

很多朋友问:如何学易经?魏老师在乌镇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谈易经时说,易经在不同时代,流行的侧重面有区别。

易经也像时装,有它的流行趋势。汉代易学之初讲象数,后改玩义理。宋代易学讲义理,后来又尚象,回归汉代易学。乾嘉考据,钩沉辑佚,《周易集解》又成起点。整理汉易,惠栋、张惠言、焦循、孙星衍有大贡献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卷一有“两派六宗”之说,对易学史有所概括:

汉儒言象数,去古未远也。一变而为京、焦,入于禨祥,再变而为陈、邵,务穷造化,《易》遂不切于民用。王弼尽黜象数,说以老庄。一变而胡瑗、程子,始阐明儒理,再变而李光、杨万里,又参证史事,《易》遂日启其论端。此两派六宗,已互相攻驳。又《易》道广大,无所不包,旁及天文、地理、乐律、兵法、韵学、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,皆可援《易》以为说,而好异者又援以入《易》,故《易》说愈繁。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“君子以”字,其爻象则多戒占者,圣人之情,见乎词矣。其馀皆《易》之一端,非其本也。今参校诸家,以因象立教者为宗,而其他《易》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,各为条论,具列于左。

《四库全书》这一描述,是不是完全准确,尚且不论,但大轮廓是对的。它说的“两派”是汉魏时期的象数派和义理派;“六宗”是宋易的分支。

象数派,代表人物是汉代的京房、焦延寿,特点是“入于禨祥”,讲阴阳灾异,神秘色彩很浓。此派发展到宋,分为陈抟、邵雍二宗,特点是“务穷造化”,讲宇宙论,讲万物生化。它的源头是道教。

义理派,代表人物是魏王弼,特点是“尽黜象数,说以老庄”。此派发展到宋,分为胡瑗、程颐二宗和李光、杨万里二宗。它的源头是玄学。宋学强调正统,但它的资源可并不纯粹。

今天的易学,仍然有义理、象数两派。

《风水第一书》作者、世界5A风水大师导师魏义光:

《易经》有两种读法,一种主于象数,一种主于义理。

象数以占卜为主,《易经》只是工具,往往借题发挥。

义理以哲学为主,借阴阳五行讲天地造化、人事休咎,更多是就书谈书,以《易》解《易》。

《易》本卜筮,先秦易说,都是以象数为主,兼谈义理。自《易传》出,开始有不占之说,义理逐渐突出,于是就有两种不同的读法。

汉以来,易学有象数、义理之争。通常说的汉易,是指王弼前的易学。

汉易有今古之分,今文家宗田何,古文家宗费直。田何是淄川(今山东青州)人,费直是东莱(今山东莱州)人,都是齐人,属于上文说的北派。今文易是西汉官学。田何是秦汉之际人,为汉易第一人。

汉初,田何传易,王同、周王孙、丁宽、服先是第一代。王同授杨何,周王孙授蔡公,丁宽授田王孙,是第二代;杨何授京房(不是下面的京君明)、司马谈,田王孙授施雠、孟喜、梁丘贺,是第三代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的三家易,施、孟、梁丘,宣帝时立于学官。孟氏易是援阴阳五行说讲《易经》的一派。孟喜倡卦气说,为汉象术易的祖师爷。

焦延寿著《焦氏易林》,自称得孟喜之传。焦延寿授京房(京君明),有《京氏易传》。京氏易是西汉象数易的代表,汉元帝时立于学官,对西汉末和东汉早期的易学影响最大。古文易是私学,主要流行于东汉和魏晋。费直是汉成、哀之际和王莽时人,比较晚。

费氏本同中古文本(秘府所藏古文本),号称《古文易》,传者绝少。东汉流行京氏易,费氏易不吃香,陈元、郑众、马融治费氏易,局面才有所改观。马融授郑玄,有郑氏易。郑玄借自《易纬·乾凿度》倡互体、爻辰,把孟氏易、费氏易和《易纬》捏在一起,兼糅今古,对东汉晚期和魏晋易学影响最大。

郑玄提倡古文易,费氏易强调以传解经,是魏晋义理派的源头,但郑玄仍是象数派,荀爽、虞翻也是。汉易,西汉孟、焦、京,东汉郑、荀、虞,六家都讲象数。但所谓象数,其实包括两种不太一样的解释,一种是以《易》解《易》,主于爻变;一种是借题发挥,借爻变,讲阴阳占候、灾变咎徵,把《易经》日书化。这两种思路对后世都有影响。

郑玄之后,王弼扫象,借老说易(除道教,还有佛教的影响),纳《易经》于玄学,是风气使然。他的义理是玄学的义理。这是一大转折。从此,象数之说才归于沉寂。宋易,虽以义理为主流,但并非不讲象数。宋易也有象数派和义理派,只不过概念与以前不同。宋易所谓象数是图数之学,所谓义理是理学家的理。

宋易象数派,源头是华山道士陈抟。陈抟以图解《易》,源头是《周易参同契》、道教炼丹术。陈抟以《先天太极图》、《龙图》、《无极图》授刘牧、李之才,而有各种“数学”和“图学”。周敦颐发明太极图说,邵雍创先天学,是这派的代表人物。他们喜欢玩图,不断创造各种易图,后人也把这种学问叫“图书之学”(图是河图,书是洛书)。

宋易义理派,源头是胡瑗。此派讲义理,上承王弼注,但反对以玄解《易》。宋易所谓义理,与王弼不同。胡瑗以下,程颐讲理,张载讲气,各有所主,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,但共同点是反对象数派。朱熹比较特殊,论派别,他和程颐是一派,但他的《周易本义》却兼采象数。

读《易经》原文,需要看注。但不仅注本太多,而且注本分派。象数派、义理派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理一下学《易经》的几本书,供朋友们参考:

1、尚秉和《周易尚氏学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80年。尚氏是晚清、民国之交人。近现代,义理重归主流,象数被目为迷信,再次被扫荡,尚氏志在恢复西汉象数。清儒讲汉易,最重荀爽、虞翻。尚氏讲汉易,独尊《焦氏易林》。他说,汉易正宗是孟、焦、京,而非马、郑、荀、虞。焦氏之书,独合古义,验之《左》、《国》筮例,无不密合。但他动言逸象,什么都成符码,似有推阐过度之嫌。他著书约十种,此书以象解《易》,通释全书,是尚氏的代表作。

2、高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重订本)和《周易大传今注》,前者有1984年中华书局本和2004年《高亨著作集林》本(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第一卷,1-424页);后者有1979年齐鲁书社本和2004年《高亨著作集林》本(第二卷)。文献考证,二书最详备,极便参考。作者强调,经是经,传是传,经要以经解经,传要以传解传,两者要分开,所以各写一书,以尽其意。前书注经,作者说,它的特点是,第一不守《易传》,第二不谈象数。后书注传,他说,象数要讲,但不可泥于象数。可见二书主于理。

3、唐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,收入清阮元校刻《十三经注疏》(清嘉庆刊本),北京:中华书局,2009年,第一册,1-228页。此书,经注出魏王弼,传注出晋韩康伯,而孔颖达为之疏,是唐代的标准读本。王、韩注宗老尚玄,一扫两汉象数学(虽亦偶引象数说),是魏晋义理派的代表作。

4、宋朱熹《周易本义》,廖名春点校,北京:中华书局,2009年。此书与《周易程氏传》不同,篇序不遵王弼本,而依吕祖谦复原的古本。朱熹不满空谈义理,主张以筮解易,以象数济义理。他有句名言:“《易》本卜筮之书。”(他的语录和书信多次讲到。)此书,书前印有《筮仪》、《卦歌》和九种易图,就是讲筮法和卦象。这是吸收象数派的东西。其书,注释极为简练,叙述极为明晰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
5、清惠栋《周易述》,附:《易汉学》、《易例》,郑万耕点校,北京:中华书局,2007年。乾嘉考据,重兴汉易,此书是代表作。惠栋所谓汉易,主要是孟喜、京君明、郑玄、荀爽、虞翻五家,特别是荀、虞。荀、虞注主要保存于《周易集解》。特别是虞注,《集解》引用最多。

6、宋程颐《周易程氏传》,收入宋程颢、程颐《二程集》,王孝鱼点校,北京:中华书局,1981年,下册,689—1026页。程颐治易,推重王弼、胡瑗、王安石。此书是依王弼本而注,不包括韩注各篇。宋易分象数、义理二派,而以义理为主流。此书是宋易义理派的代表作。

7、唐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,清李道平《周易集解纂述》,潘雨廷点校,北京:中华书局,1994年。与前书相反。李氏悯旧注亡息,斥王注为“野文”,集汉唐旧注成此书。其引书“三十馀家”(见序),旧说是35家,近考有40种。汉唐旧注,多赖此书保存。研究两汉象数学,此书最重要。

8、杨树达《周易古义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6年。作者说,他从小就不以汉象数之说为然,而独喜宋程子书(自序)。书前叶德辉序,谓汉易重象数,清儒(如惠栋、张惠言)专事抉发,有大功,但不外爻辰、卦气等题外话,无关本义,门人杨遇夫近辑《周易古义》一书,遍采群书,才是善说《易》者。书名所谓“古义”是义理之义。

9、李学勤《周易溯源》,巴蜀书社,2006年。此书原名《周易经传溯源》(长春:长春出版社,1992年),14年后,经修订,改名《周易溯源》。全书涉及数字卦、上博楚简《周易》、马王堆帛书《周易》经传、双古堆汉简《周易》、王家台秦简《归藏》,是目前唯一一本综合有关考古发现,讨论最深入的著作。读《周易》,书太多,很多书,只有为了研究易学史,才有必要读。读《易》,最基本的书还是《易经》、《易传》。《易经》是卜筮时代的经典,《易传》是筮离于卜,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的产物。汉易的特点是阴阳占候和日书化。我们要注意,清易宗汉,宗的是东汉三国的汉,而不是西汉,西汉易不等于战国易,《易传》也不等于《易经》。

10、上博楚简《周易》,收入马承源主编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》(三)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年,图版:11—70页,释文考释:131—260页,濮茅左整理。此书是个残本,包括残简58枚,如果加上我增补的一枚,共59枚。这59枚简,涉及34卦,大约只是原书的一半。其抄写年代约在战国中期,在现存古本中年代最早。濮氏的释文是以我的旧稿为基础,但另有新解,以为简本卦序与今本不同。我写过一篇读后记,除订正他的误释,还明确指出,简本卦序,与今本并无不同。这一点,现在已被证实。

11、马王堆帛书《周易》经传,参看:张政烺遗稿的两种本子。影印本: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经传校读》,北京:中华书局,2008年;排印本:《张政烺论易丛稿》下编:遗稿,北京:中华书局,2011年,89—292页。张先生的遗稿,约写于1976年前后,一直未发表。2005—2006年,我和我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,才把这部手稿整理出来。

12、双古堆汉简《周易》,收入韩自强《阜阳汉简〈周易〉研究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年。双古堆汉简也是残本,包括残简221片,涉及52卦,因为残缺过甚,已无法恢复其卦序。

13、朱伯崑《易学哲学史》,北京:华夏出版社,1995年。此书分四卷,通释全部易史。

14、刘玉建《两汉象数易学研究》,南宁:广西教育出版社,1996年。此书是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的导读,主要是讲汉易的历史。

《易经》是西周筮占的经典,《易传》是战国秦汉新旧占卜杂交的产物。在《易传》的阐释下,《易经》才成为中国自然哲学的源泉之一。

风水任何问题,都有答案。世界5A风水大师导师、《风水第一书》作者魏义光,祝朋友们:风水真经财富贵,天地灵气福禄寿。


性 别
出生时间
性 别
出生时间
  • 135****6958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9****1186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3****6963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59****1137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77****9816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78****6355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89****5631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9****5763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5****6663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59****7896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9****3652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88****8589  正在测吉凶

请输入手机号:
请输入车牌号:
  • 188****6856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5****1476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0****6679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6****1858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89****3561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1****6982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9****5589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76****5270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3****6533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86****3561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88****9357  正在测吉凶
  • 130****1150  正在测吉凶